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想要跟大家聊聊這些日子以來,
關於影片,關於業務合作,關於研究生。
--
#關於影片
今年 3 月起,我決定開始試著拍影片。
其實十幾年前還在台大的時候就在做影片,
不過那時候還沒有什麼人在做 Youtube,
做影片還是個成本極高的一件事情。
所以畢業後我就沒有繼續往這方向走。
2019 年的現在,不管是設備上,
還是剪接軟體的成熟,
都讓製作影片這件事情變得相對容易許多。
所以我決定讓自己再次來試試看。
五年前開始寫部落格,到今年開始拍影片,
從點數和旅遊的題材,到後來開始做些其他的題目,
像是冷氣怎麼開比較冷,或是攝影的技巧等等。
不管是什麼樣的題目,
對我來說,就是個有趣的東西,
好像可以研究看看,分析看看,
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一直以來,不管是文章還是影片,
我都不是以娛樂導向來寫作/製作。
相信大家來看我的文章或影片,
不是為了要哈哈大笑而來的。
大致上會分為兩類,
一個是以分析,教學,開箱為主。
只要是我覺得有興趣的主題,都好。
另一個是旅遊相關的資訊。
為什麼是這兩個?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
既然都要做自己的頻道,
總要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吧。
我的目標很簡單:
研究生能把一個主題講得最清楚,最好。
不過文章和影片的做法不太一樣。
同一個主題,如果文章和影片都有做,
文章講的比較詳細,適合想要配杯咖啡的人慢慢閱讀。
影片講的比較簡單明暸,適合想要快速得到資訊的人。
對了,說到娛樂導向的影片,
既然都拍了 Youtube ,
當然之後也會想要試著做做看,
大家拭目以待一下。
--
#關於業務合作
過去因為時間比較忙,
所以對於許多商業合作的邀請,
比較沒有時間去研究。
而今年下半年,因為好朋友的介紹,
跟一個優秀的經紀人合作,
開始接觸商業合作案。
先從「非商業合作的作品」來說。
因為以前的新聞專業訓練,
對於自己的內容產製有一定的信心和要求,
而且是自媒體,寫作和編輯都是我自己,
稿件的更改或是調整,都有一定的堅持。
唯一會影響我做內容的事情,
大概就是臉書演算法是否願意推薦我的文章,
以及在手機或電腦前面的你們是否想要按讚留言分享。
我對商業合作的想法,可能跟很多創作者不太一樣。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
「商業合作」對我來說最大的差異,
在於合作過程中,我可以有機會更了解源頭的想法。
這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像是做研究的時候,可以跟資料的源頭聊聊的概念。
用一筆研究經費,來探討一個題目。
或是講個故事,科普一下。
所以商業合作的文章和影片,
有更多來自廠商的資訊和趨勢的分析。
常可以讓我想出更好的角度來做研究。
只是研究的形式不同,
不是在學術期刊或是演討會報告上。
研究題目不同,從科學換成了產品。
而是變成一篇分析的文章,
產品的介紹,或是一個有條理的影片。
--
#這一小段給想要找我合作的廠商
如果喜歡我說故事和分析事情的方式,
願意尊重我對原創內容的想法,
只在資訊上提供協助和建議。
歡迎找我做研究。
--
#關於研究生
2013年我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
用「研究生」這個名字是個臨時起意的決定。
在美國念完書後,
一直在猶豫是不是要換個筆名重新出發。
旅行,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題目。
很多人一開始認識研究生,
都是從「研究生的點數旅行筆記」開始。
做影片之後,開始接觸的東西也越來越不一樣。
點數和旅行的題目還是會繼續做。
但也開始想要在平台上分享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然後,
最後我決定用「研究生」繼續寫下去,拍下去。
從大學畢業到現在,
一路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一邊念研究所一邊工作。
這些年,從媒體產業,當日本線領隊兼導遊,
電子公司,甚至到後來做新創。
大學,三個碩士,然後念完博士,
日本,加州,台灣,三個地方跑。
從商管領域到傳播,再到資工領域。
前後加一加,我也當了10幾年的研究生。
講到研究,
雖然已經離開了學術圈,
但是研究的訓練,是一輩子的。
即便我在網路上的創作,沒有辦法做到像學術上這麼嚴謹。
即便我的知識性影片,旅遊影片,跟大部分的 Youtuber 長得都不一樣。
即便我的主題跳來跳去,什麼都想做。
但這些年來的學術訓練,讓我在做內容上,有些不同的風格和想法。
雖然我不是個很會在社群網站上面互動的人,
在各種平台上的演算法都比較吃虧。
但有你們一路在這裡支持我的文章和影像作品。
才讓我有機會和動力繼續創作下去。
我是研究生,
平常沒什麼事,
就是喜歡跟身邊的人碎念生活中所研究的大小事。
謝謝你們的喜歡,以及一路上的支持。
我們下支影片和文章見!